農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今天是2021年8月7日,農曆辛醜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立秋”。
窗外陰沉沉,消逝了往日的夏熱,增添了些許涼意。不知由來,一股愁思湧上心頭,彌漫許久,不肯消散。會不會是今天“立秋”的緣由?可能是吧!瞬間腦海中吟誦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狦》: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多麽淒美的意象啊!瞬間記憶回到了小時候,也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剪不斷、理還亂”的綿延曆史傳統中。
讓我們重溫一下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知識吧!
一、節氣淵源
中國二十四節氣,被世界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廣受關注。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其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麵的變化規律,因此被稱為“太陽曆”。大約從夏朝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遵循二十四節氣從事生產活動,所以其又被稱為“夏曆”。
二、英文表達
The 24 Solar Terms
1-立春 Spring Commences
2-雨水 Spring Showers
3-驚蟄 Insects Waken
4-春分 Vernal Equinox
5-清明 Bright and Clear
6-穀雨 Corn Rain
7-立夏 Summer Commences
8-小滿 Corn Forms
9-芒種 Corn on Ear
10-夏至 Summer Solstice
11-小暑 Moderate Heat
12-大暑 Great Heat
13-立秋 Autumn Commences
14-處暑 End of Heat
15-白露 White Dew
16-秋分 Autumnal Equinox
17-寒露 Cold Dew
18-霜降 Frost
19-立冬 Winter Commences
20-小雪 Light Snow
21-大雪 Heavy Snow
22-冬至 Winter Solstice
23-小寒 Moderate Cold
24-大寒 Severe Cold
三、節氣釋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立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小滿江河滿(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北方)。
芒種:有芒的穀類作物播種,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另有指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降小雨或雪。
大雪: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四、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