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霖(英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個人簡介
林春霖,莆田縣埭頭鎮汀港村人。1961年生。
春霖5歲喪父,家貧,小學畢業後在本村當通訊員,工作之餘,經常為村裏的3個“五保戶”送柴、挑水。1978年,擔任村民兵連長,主動帶領民兵上山護林植樹,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青年”、“先進民兵”。
1980年,春霖應征入伍,在海軍南海部隊服役。1982年,在充電專業班學習結束後,主動要求到生活較艱苦的南海西沙群島服役,任航空兵某部充電員。1984年,服役期滿,但主動要求留隊。兼任安全檢查員,工作認真負責,充電保障率和安全率均達百分之百。曾6次受嘉獎並被評為先進軍人。198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轉為誌願兵。1987年在代理分隊司務長期間,經常抽空開荒種菜和捕魚,以改善連隊的夥食。
春霖從小就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總是盡力給予幫助。在西沙服役期間,有一次路經廣州輪渡碼頭,碰到有母女倆盤纏丟失,無法回到海南島三亞市橡膠廠。春霖一路上負擔她倆的食宿費用,到三亞場站時,又買車票送她們到達目的地。
春霖公私分明。有一次回西沙時遇上台風,船隻停開,留住場站招待所,他每天到炊事班幫廚。離開時,他把夥食費交給招待所,司務長說:“你幹了十五天活,換個飯吃總可以吧。”他答:“不能。公家把夥食費給我了,我再不交錢,不是得了雙份嗎?”
1988年,春霖回老家休假,每天堅持為鄰村一個患癌症的老人送湯喂食。看到村裏有經濟困難的患病者,他總是從自己有限的工資中擠出一點,給予資助。
1990年6月,春霖回家探親期間前往黃瓜島。從黃瓜島乘船回汀港村時,遇上台風,興化灣風雨交加,行船觸礁,乘客紛紛落水。他趕緊組織乘客抱住船板遊向海岸。在狂風巨浪中,忽然聽到呼救聲,發現有個少年沒有抓到船板,他急忙遊過去,把手裏的船板推給少年。此時一個巨浪打過來,把他淹沒了。少年得救了,春霖卻再也沒有浮上來。這年他才29歲。
社會評價
同年10月,中共莆田市、縣委員會同南海航空兵黨委聯合在春霖的故鄉埭頭鎮汀港小學召開悼念林春霖大會。12月,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在福州舉行命名大會,授予林春霖“愛民模範”的稱號。1991年1月,林春霖的事跡以《一個水兵的故事》為名,拍成電視劇。
愛民英雄
林春霖,原南航駐西沙某勤務分隊專業軍士,1991年壯烈犧牲,被海軍追授為“愛民英雄”。
林春霖生前在西沙永興島某勤務分隊充電員崗位連續工作了8年,為配置電解液,不知被汗水濕透過多少次工作服;為了隨時觀察充電情況,他就睡到悶熱、潮濕的充電房;為確保機器的安全,他鑽研業務技術,記錄了5本專業知識筆記。他充的電瓶,先後成功地啟動過500多架某型飛機,保障率達100%。他曾兼任飛機安全檢查員,每次飛機離開西沙,他都要一絲不苟地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率達100%。
1987年,林春霖的妻子懷了第一胎,因胎位不正,產前發了3封電報,讓他回家。林春霖見島上任務繁重,工作抽不開身,便悄悄把電報壓在床底,一年之後才回到家裏。回家後,他抱起女兒親了又親,叫她喊“爸爸”,此時,妻子卻在一旁傷心落淚―――女兒是啞巴。1990年,妻子懷上第二胎,擔心再出事,多次寫信讓他回來。他又抽不開身,直到兒子出生10個月,他才探家。
林春霖家境貧寒,他家是全村僅有的兩個特困戶之一。1984年,林春霖考慮到新的充電員還沒有培訓出來,主動要求留隊超期服役。1985年底,林春霖以為這次可以退伍了,激動地寫信給妻子,道出了“1年脫貧,2年溫飽,3年致富”的計劃。可是,組織找他談話,說明西沙必須有一個技術過硬的充電員,希望他能留下來轉為誌願兵,林春霖又做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選擇。
1991年6月2日淩晨,在福建探親休假的林春霖,在乘船從黃瓜島到汀港村的途中遇到海難,危難之際,他臨危不懼立即組織船上人員自救,麵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毅然將自救的艙蓋板推給了15歲的林國章,把生的機會給了群眾,而自己卻被無情的浪湧吞沒。
林春霖
林春霖:男,中國國籍,出生於1979年,研究生學曆,MBA。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就職於大連永興醫用材料有限公司證券部,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就職於大連通合策劃谘詢有限公司,2005年7月至2008年3月就職於大連路明發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2008年3月至今,任大連壹橋海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證券事務代表。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