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老虎”落馬了,背後就會傳出許多秘聞來。
2月21日,官方發布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蔣超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一)從 寒門貴子 到 雙棲猛虎 的隕落
一位曾執掌萬億金融資產、主政地方大省的 雙棲型 高官,在退休三年後突然被反腐利劍斬落馬下。蔣超良的宦海沉浮,恰似一部濃縮版的中國當代權力場域生態圖鑒。
這位恢複高考後的首批財經精英,本有著令人稱羨的履曆:從國有大行掌門人到封疆大吏的華麗轉身,手握金融與行政雙重權柄。但正是這種跨越政商兩界的特殊身份,為其權力尋租埋下伏筆。知情人士透露,其深耕金融係統三十年間編織的關係網,早已成為某些利益集團攫取資源的 黃金通道 。
(二)疫情大考下的權力裸泳者
2020年武漢疫情發布會上的 念稿門 ,將這位省委書記推向輿論風暴眼。麵對記者連環追問,他機械複讀 拜年是傳統習俗 的荒誕場景,暴露出部分官員在重大公共危機前的治理能力真空。耐人尋味的是,這場問責風暴最終以 平級調任 草草收場,直至三年後才迎來真正清算。
這折射出中國反腐機製的重要轉變:對重大曆史事件的 延時追責 已成常態。正如中央紀委特約評論員所言: 反腐沒有保質期,曆史欠賬終須償還。
(三)恒大泥潭中的政商合謀樣本
在湖北主政期間,蔣超良與許家印的 五年三會 堪稱政商互動的典型教案。從恒大科技旅遊城到童世界項目,每個百億級工程的背後,都暗含著土地置換、政策優惠的隱性交易。這些如今遍布荊楚大地的爛尾工程,恰似權力與資本媾和的恥辱柱。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同期落馬的唐一軍、孫誌剛等人,都曾深度參與地產資本運作。這種 地產-金融-地方財政 的三角利益鏈,已成為係統性腐敗的溫床。審計數據顯示,僅恒大在鄂項目就涉及違規土地流轉近萬畝,金融杠杆超常規放大十餘倍。
(四)金融反腐的 破窗效應 顯現
隨著農行副行長樓文龍、國開行原副行長周清玉等舊部的接連落網,蔣超良苦心經營三十年的 金融帝國 開始土崩瓦解。從央行到四大行,從地方銀監到開發性金融機構,這張覆蓋全產業鏈的權力網,曾主導著萬億資金的流向。
金融學者指出,這種 旋轉門腐敗 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通過跨機構人事布局形成攻守同盟,利用金融創新工具進行利益輸送,最終在房地產、地方債等領域形成係統性風險。僅國開行某省分行的不良貸款重組項目,就牽出違規利益輸送超20億元。

(五)製度重構下的權力約束新局
蔣超良案的特殊性在於其橫跨 金融-地方 的雙重權力場域,這恰好暴露出當前監管體係的銜接漏洞。中央近期推動的紀檢監察體製改革,正著力破解這種 跨界腐敗 難題——建立金融係統與地方政府的聯合監察機製,對 雙棲官員 實行任職回避製度。
值得關注的是,全國人大近期審議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特別增設了 行政性壟斷 條款。這預示著對政商關係的法律規製將進入新階段,那些遊走於政策製定與市場運作之間的 影子操盤手 ,終將無處遁形。
結語:當68歲的蔣超良在反腐風暴中黯然退場,這個案件留給時代的不僅是又一隻 老虎 的倒下,更是對權力運行機製的深刻警示。在金融與地方治理深度融合的今天,如何構建穿透式監管體係,打破利益集團的閉環生態,將成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課題。這場始於個人貪腐的追查,終將推動整個製度體係向著 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的深層變革邁進。
投稿郵箱:24261805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