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建】資料簡介簡曆及圖片
李樹建 - 簡介
李樹建,男,漢族,1962年4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劇協主席,一級演員。 主演代表作有豫劇《清風亭》、《程嬰救孤》、《大登殿》、《鞭打蘆花》和現代戲《鄉村警官》、《試用丈夫》、《兒大不由爹》等,曾獲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獎,“香玉杯”藝術獎,首屆中國豫劇節金獎,第十屆“文華”大獎表演獎等。《程嬰救孤》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李樹建 - 生平
1979年9月考入洛陽戲曲學校,1984年7月畢業。1985年7月考入中國戲學院表演係,1987年7月畢業。1987年8月調入三門峽市豫劇團任副團長,1988年11月任團長。1997年考入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班,1999年畢業。
在1997年全省公開招聘河南省豫劇一團團長的競選中,演講、答辯、考試、考核四項成績均為第一,1998年3月調入河南省豫劇一團任團長,任職期間,打破劇團長年演出帶行裏,提高了演出戲價,保障了演出藝術質量和劇團的經濟利益。帶領全團到祖國的西大門新疆、南大門廣州演出,為海峽兩岸的戲劇藝術交流率團到台灣演出,為祖國的五十周年生日獻禮晉京演出,在全省創演出場次名列前茅。
中共黨員,2000年8月調入河南省豫劇二團任黨支部書記,2001年6月任黨支部書記、團長。在此期間帶領在困境中沉寂多年的二團全員,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拓新思路,為全團樹立“團結拚搏,滾石上山,走出困境,敢為人先”新目標,狠抓藝術質量,經濟效益,為全體職工連續長工資、辦福利,帶領二團在北京戲劇舞台上掀起豫劇熱潮,為樹立河南新形象做出成績,受到省文化廳的通報表揚。
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第九屆河南省人大代表和第九屆河南省政協委員。曾榮獲河南省第二、三、六屆戲劇大賽一等獎、特別獎,第三屆香玉杯藝術獎,首屆中國豫劇節金獎第一名,第三屆全國文華表演獎和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主演的《鄉村警官》中央電視台三套錄製為戲曲專題片,並拍成電影,主演的《程嬰救孤》獲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金獎。
代表劇目有《清風亭》、《鞭打蘆花》、《程嬰救孤》等。《清風亭》由中央電視台錄製收入國家藝術精品庫。
李樹建 - 藝術特點
李樹建是“豫西派”的傑出代表,從藝20多年來,他先後主演了《大登殿》、《清風亭》、《鄉村警官》等十幾部優秀劇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調”的傳統聲腔遺產,走訪“豫西調”名家,學習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氣、吐字和潤腔的訣竅,終於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順演唱的基本特點和韻味,曾被譽為“小王二順”。但藝無止境,他又研習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風格。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具有明顯個性特征的獨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順嗓音洪亮、音域寬廣、聲韻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長表現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調”更加悲壯蒼涼。這在他的代表劇《清風亭》中的演唱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劇中他飾演勤勞忠厚、命運悲苦的張元秀,唱腔時而高亢,時而低回。高亢時響遏行雲,聲震屋宇;低回時纏綿蘊藉,宛若遊絲。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馬連良“衰派”的散淡優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蒼涼悲壯。豫劇《程嬰救孤》中,李樹建簡約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別是劇中的“失子”和“十六年”兩大段唱,兼用“輕聲”、“氣聲”,實為哭唱,前者哭別人,後者哭自己,悲痛欲絕卻未見號啕,不勝淒苦卻沒有聲嘶力竭,把無限的悲情化作幹澀的雨與顫抖的風,點滴撕扯著、浸潤著觀眾的心。《程嬰救孤》,榮獲了“文華大獎”、國家舞台藝術十大精品劇目和第10屆“五個一工程”獎等,李樹建也被中宣部確定為“四個一批”人才。
李樹建 - 戲曲人生
1962年4月,李樹建出生於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鎮,從小就喜歡唱戲。1979年9月,李樹建考入洛陽戲曲學校,1984年7月畢業後被分配到洛陽豫劇團工作。1985年7月,他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係進修學習。1987年8月,他調入三門峽豫劇團工作,先後任副團長、團長。在三門峽期間,李樹建演出的劇目屢次獲獎:《兒大不由爹》、《試夫》等,分別獲得河南省第二屆(1988年)、第三屆(1990年)、第八屆(1996年)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第三屆(1991年)“香玉杯”藝術獎,首屆中國豫劇節(1997年)金獎第一名;他主演的豫劇《清風亭》,先後獲得第十屆(1993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三屆全國“文華表演獎”,並由中央電視台錄製收入國家藝術精品庫。由他主演的《鄉村警官》被中央電視台錄製為戲曲專題片,並拍成電影。
1998年4月,李樹建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參加全省公開選拔省豫劇一團團長的考試,以優異成績勝出,任該團團長。在一團期間,他開拓思路、積極創新,率團進京演出,為慶祝祖國50華誕獻禮,帶領全團演職員工遠赴祖國邊疆進行慰問演出。為了促進海峽兩岸的戲劇藝術交流,他還曾率團到台灣演出。
2000年8月,李樹建調入省豫劇二團擔任黨支部書記、副團長。李樹建告訴記者,當時的二團專業演員匱乏,樂隊隻有9個人,演出設備極為簡陋,戲服也破爛不堪,演員穿上戲鞋能露出腳指頭,曾在演出中被人譏為“業餘劇團水平”。
2001年6月,李樹建任省豫劇二團黨支部書記、團長,開始主持全麵工作。當年8月,李樹建終於為二團爭取到進京演出的機會,為二團走出困境迎來了轉機。李樹建一方麵多方籌措演出經費,另一方麵積極整理參演劇目。團裏的離退休老幹部聽說後,集體發出倡議,並捐獻4000元錢支持劇團。離休老幹部李金枝不顧身患癌症,自費坐火車趕到北京,為演員們做頭飾,使即將上場的演員們感動得熱淚盈眶。此次進京,該團在中南海演出的《清風亭》等劇目大獲成功,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好評。演出回來後,省文化廳召開表彰會,對二團取得的成績予以獎勵。經此一役,二團人心凝聚,步入正軌。
李樹建沒有在榮譽麵前裹足不前,決定拿出一台精品劇目,爭取在全省戲劇大賽上獲得一等獎。李樹建動情地對記者說:“這些年來,我就認準一個理:搞戲劇,隻有拿出精品劇目,才能救活劇團,打出名氣!”就這樣,一台老戲新演的精品劇目《程嬰救孤》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排練。在賬麵上隻有800元錢的情況下,李樹建仍信心百倍:一定要打響這一炮!他首先四處奔波,共籌集資金30餘萬元,繼而不惜重金,聘請全國一流的主創人員加盟,並提出了“團結拚搏,滾石上山,走出困境,敢為人先”的“二團精神”。經過全體演職人員精心排練,共同努力,《程嬰救孤》在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全團人員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二團站起來了!”此後,《程嬰救孤》上演200多場,4次進京演出。
2004年,《程嬰救孤》榮獲“文華新劇目獎”,李樹建和二團也領到了在杭州舉行的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的入場券,角逐文華大獎。這一喜訊在全省引起了轟動。李樹建“精”字當頭,全身心投入到《程嬰救孤》的修改加工中,先後又投資100多萬元,並借用三團的舞台進行排練。排練中,舞台橫梁不堪重負被壓塌了,李樹建率領全團共產黨員搶運演出設備,兩天兩夜沒有休息。就在這時,李樹建遠在老家的姐姐打來電話說,因房屋漏雨,80多歲的老母親在家隻好用桶和盆接水,蓋的被子用塑料布裹著遮擋雨水……李樹建一聽,恨不得立時趕回老人身邊盡孝心,但看看周圍忙碌的演職人員,想著即將到來的演出,他隻能偷偷蹲在角落裏痛哭。
排練準備階段,李樹建因勞累過度,曾經兩次住進醫院,但他堅持率團到杭州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隨身攜帶了一大箱的藥物。在杭州,他和演職人員晚上認真觀摩其他團的表演,借鑒其長處,次日上午和大家一起討論、修改演出細節,中午才抽出時間輸液。李樹建一次次給大家鼓勁:“我們一定要有信心拿獎,絕不能給河南人丟臉。
《程嬰救孤》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謝幕時,所有的評委起立為演員鼓掌。《程嬰救孤》最終獲得第十一屆文華大獎第一名,實現了我省在文華大獎上零的突破,並被評為藝術節觀眾最喜愛的劇目第一名。獲知這一消息時,正在餐廳吃飯的李樹建獨自來到走廊盡頭,靠著牆角任淚水長流。二團的演職人員找到他,和他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大家發自內心地說:“李團長,是您用生命換來了這個大獎!”
為了表彰李樹建對豫劇的發展和樹立河南新形象作出的突出貢獻,省政府召開表彰大會,命名李樹建為“河南省先進工作者”,重獎省豫劇二團100萬元。其後不久,李樹建有一次去鄭州大學為電台做節目,10個出租車司機集中在鄭州大學東門,打電話給他:“您就是程嬰精神的化身,我們“的哥”集體給您鞠躬了!”
2005年1月,《程嬰救孤》被列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的參選行列。當年10月,就在演出前三天,李樹建再次因心髒病住進醫院。主治醫生給他提出忠告:“這個時候再上台就是透支生命,甚至有生命危險。”但李樹建毅然決定再拚一把。在演出現場,6個大夫準備好擔架嚴陣以待,以備不測。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掌聲雷動,10個評委給予高度褒獎,稱讚李樹建的唱功“關鍵時刻氣勢足,哭腔一瀉千裏”。2005年11月15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新聞發布會如期舉行。當聽到《程嬰救孤》獲得十大精品劇目第一名時,李樹建在辦公室激動難抑地站了起來,旋即一陣頭暈跌坐在椅子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李樹建和《程嬰救孤》再一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香港、台灣等地演藝界人士也給他打來電話,稱讚他“為傳播河南豫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支持你走向世界”。
李樹建說,通過這幾年的探索,他總結了四句話:“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吃盡千辛萬苦樹形象,曆經千錘百煉出精品,想盡千方百計奔小康。”采訪中,他一再對記者說:“我們要適應觀眾,多貼近群眾生活,演老百姓愛看的戲。隻有用心演出,才能感動觀眾。”
在20多年的戲曲人生道路上,李樹建牢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多次率團到老少邊窮地區慰問演出。離開三門峽後,他幾乎每年都率團回來,深入三門峽的鄉村、礦山、企業演出。每次演出,他都親自登台,向關心他的父老鄉親獻上拿手好戲。近年來,每逢新春佳節,他還率團到北京、上海等地,為河南省在外務工人員進行慰問演出。黨和人民也給予了李樹建一連串的榮譽:2005年,李樹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在去年召開的省八次黨代會上,李樹建當選為省委候補委員。
李樹建 - 活動年表
1993年,農曆癸酉年: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2001年1月23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6年1月28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7年1月13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廿五日:李樹建收李健、張轉社、閆長現、孫海濤、高紅岩為徒
2007年7月7日,農曆丁亥年五月廿三日,晚:紀念國務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稱號三周年――“戲比天大”專場演出舉行
2007年8月1日,農曆丁亥年六月十九日,晚:河南省豫劇二團首演《清風亭上》
2007年9月11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初一日,下午:李樹建聲腔表演藝術研討會舉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